熱帶氣旋等級
1 範圍
本標準規定了我國預報責任區內(nei) 熱帶氣旋的等級及其劃分原則。
本標準適用於(yu) 我國預報責任區內(nei) 熱帶氣旋的業(ye) 務和科學研究。有關(guan) 熱帶氣旋的業(ye) 務規定可參照本標準執行。
2 術語和定義(yi)
下列術語和定義(yi) 適用於(yu) 本標準。
2.1 熱帶氣旋 tropical cyclone
生成於(yu) 熱帶或副熱帶洋麵上,具有有組織的對流和確定的氣旋性環流的非鋒麵性渦旋的統稱,包括熱帶低壓、熱帶風暴、強熱帶風暴、台風、強台風和*台風。
2.2 風力等級 wind scale
根據風對地麵(或海麵)物體(ti) 影響程度而定出的等級,用來估計風速的大小。
注:常用的風力等級係英國人蒲福(Beaufort)於(yu) 1805年擬定,故又稱“蒲福風力等級 (Beaufort scale) ”,自0~12共分13個(ge) 等級。自1946年以來,風力等級又作了擴充,增加到18個(ge) 等級(0~17級)。蒲福風力等級表見附錄A。
2.3 海平麵氣壓 sea-level pressure
由本站氣壓推算到平均海平麵高度上的氣壓值。
2.4 平均風速 mean wind speed
在給定的某一段時間內(nei) 的風速的平均值。
注:平均風速是風速的一種統計量。在觀測規範中,以正點前2 min至正點內(nei) 的平均風速作為(wei) 該正點的風速。
2.5 熱帶氣旋強度 tropical cyclone intensity
熱帶氣旋底層(近地麵或近海麵,下同)中心附近的zui大平均風速或zui低海平麵氣壓。
2.6 預報責任區 responsible forecasting area
各級氣象台站按服務責任或行政區劃規定而製作、發布熱帶氣旋預報和警報的區域。
注:我國預報責任區指105°E~180°E、赤道以北的區域。
2.7 zui大風力 maximum wind
在給定的某一時段內(nei) 或某一期間內(nei) 熱帶氣旋底層中心附近所出現的平均風速的zui大值。
注:zui大風力通常以風級表示。
3 縮略語
下列縮略語適用於(yu) 本標準。
STS 強熱帶風暴(severe tropical storm)。
STY 強台風(severe typhoon)。
SuperTY *台風(super typhoon)。
TC 熱帶氣旋(tropical cyclone)。
TD 熱帶低壓(tropical depression)。
TS 熱帶風暴(tropical storm)。
TY 台風(typhoon)。
kestrel5500熱應力氣象儀(yi)
kestrel4500小型氣象儀(yi)
產(chan) 品分類
Products